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四川8城市纳入首批建设范围

时间:2022-03-29 10:57:0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发布者:DN032

每年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约1.6亿吨、农业固体废物约2.4亿吨、工业危险废物约500万吨、医疗废物约6万吨、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约1600万吨,全省固体废物产生量居全国前列。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四川固体废物产生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以成渝“无废城市”共建为抓手,并已确定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乐山、眉山、宜宾作为四川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范围,正力争将这8个城市推荐纳入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范围。

——这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四川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思路。

“‘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全部综合利用。”3月28日,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的3月第二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银昌通报了全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情况。

打通危废收集“最后一公里”

据李银昌介绍,长久以来,对于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四川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从源头治理、综合利用、安全处置三个维度综合施策,首要任务便是健全固废收运体系。

“目前,我们在全省同步推进58个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试点项目建设,旨在打通危废收集‘最后一公里’。”李银昌说,四川已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5万余个,在眉山市青神县、甘孜州泸定县等地探索构建“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的回收处置模式,不断健全回收体系,两地回收率均达80%以上。

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上,四川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其中,攀枝花、德阳、凉山3地成功创建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13个产业园区、37家企业建成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重拳破解四川磷石膏污染严重的积留问题,2021年全省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102.8%,重点管控的沱江流域磷石膏连续4年实现“产消平衡”。

在农业固废的综合利用上,在全省63个畜牧大县和22个非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覆盖全省70%的农区县,养殖量占全省近80%。

补齐固废无害化处置短板

眼下,四川正以成渝“无废城市”共建为抓手,着力在加大磷石膏、电解锰渣、盐泥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示范,持续推进大宗工业固废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等领域下功夫,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相关产业间的资源耦合、原料互补,全面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全产业链协同治理固体废物。

“我们一直在补齐固废无害化处置短板。”据李银昌介绍,通过优化处置设施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强弱项补短板等措施,四川不断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从数据上来看,不含企业自行利用处置能力,全省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389万吨/年、医疗废物处置能力13.17万吨/年,较第一轮中央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以来分别增长316%和162%。

在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上,已深入实施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补齐处理设施短板。目前,全省现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6万吨/日,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5%,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到58%,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南充等市已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建立多元协同共治体系

近年来,为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川渝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

对此,李银昌表示,将以川渝两省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建立“无废城市”共建协调机制,成立“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联合组建工作专班。

同时,将联合组建“无废城市”共建专家库,指导首批8个城市科学编制“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有力有序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

此外,加强与发改、经信、住建等部门的联动,深入分析工业固废、危废、农业固废、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难点和痛点,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弱项,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建设的特色。

在更大范围内,四川将着力建立多元协同共治体系,强化联防联治。具体而言,以区域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统筹区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再生资源、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分类收集及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推动毗邻地区设施共建共享和协同应急处置固体废物,探索建立固体废物跨地区转移处置横向补偿机制,健全固体废物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区域联动、执法协同等机制。

(文章来源:华西都市报)

标签: 危险废物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