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资讯 > > 正文

数字人民币试点带来三重变局

时间:2022-04-08 10:45:40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者:DN032

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广州获批第三批国家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

广州从去年开始便提前谋篇布局、积极申报。这个同时写进广东省和广州市“十四五”规划、2022年省市两级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终于一举实现。至此,广州市民在手机安装“数字人民币”APP后,即可在衣食住行玩各方面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

目前试点地区已经涵盖北、上、广、深、琼、渝以及雄安等21个地区和北京冬奥会场景。数字人民币试点为什么涵盖了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地区,广东省和广州市又为何志在必得?其价值有多种解读角度,但从对一座一线城市的意义层面考量,试点至少从市民生活方式到政府施政逻辑,再到金融产业全国破局,为广州带来三重变局。

第一重

平台不再获取市民数据隐私

数字货币主要分三种,一是去中心化、网络内生的“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二是与美元等法定货币按比例挂钩的“稳定币”,如Facebook推出的Libra;三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推出的“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即第三种,是中国法定货币,人民币的数字化形式,与实物人民币等价。

数字人民币作为货币,就是钱本身,可以从手机银行转出,以“数字”的形式储存在每个人的数字钱包之中。因此,不需要在银行开户,也不计付利息,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有本质区别,数字人民币是钱,第三方支付是取、收钱的方式。除了银行,第三方支付也可以作为数字人民币的载体。

记者打开“数字人民币”APP,注册新用户后,点击进入发现可以开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网商银行(支付宝)等银行的数字钱包。而在“子钱包”一栏中,还可以直接选择京东、美团、滴滴出行等数十个平台使用数字人民币。

广州成为试点后,市民将在下一步陆续感受到多种变化。

花钱可以匿名了。数字人民币与银行卡、微信和支付宝不同,不与银行账户绑定,因此可以“小额匿名”,解决了市民过去使用移动支付时一直承担的隐私成本过高问题。同时实行“大额可溯”,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记者发现,数字钱包是分不同等级的,默认情况下开立的是最低权限的匿名钱包,可自主升级为高权限的实名钱包。

办预付卡不怕老板跑路了。数字人民币通过加载单用途预付卡管理智能合约,有助于解决预付卡领域存在的挪用资金,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业痼疾。

数字人民币已经储存在数字钱包之中,因此没有网络也可以花钱。

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数字人民币”APP提供无障碍功能。

不在中国银行开户的外国人,也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便捷支付。

同时,数字人民币每笔交易、流通都记录在案,将有力打击洗钱、偷税漏税等行为。

目前,广州友谊商店成为广州首家可受理数字人民币支付的百货商店,扫码即可付款,京东、美团、滴滴出行等数十个平台也均有数字人民币支付选项。

第二重

多年政策落实难题迎刃而解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数字人民币不仅便利市民消费,更重要的是,其对资金使用模式的重塑有望解决存在多年的施政困局。

比如精准发放扶持中小微企业和困难市民的政策扶持资金,以及小微企业贷款难这两个问题,历年都是各级“两会”讨论的热点。如何发给真正需要的企业和个人,如何确保收到款项后不会挪作他用,如何解决无抵押物的小微企业信用问题,却又是不易解决的“老大难”。

早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就被看作“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其中明确要让“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广州市“十四五”规划提出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希望聚焦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政务服务品牌塑造,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探索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路径。

数字人民币是广州在全国率先探索出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路径的切入点。

针对扶持资金,以新冠肺炎疫情补贴为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认为,数字人民币重构资金组织、管理、定量、定性、定人、定物整套工作流程,在手机和数字支付端口将数字人民币全部注入到个人手机和数字支付的平台账户后,可以设定该笔扶持资金只能用于支付一般性生活商品的购买;也可以设定发放至失业者个人账户的扶持资金仅能用缴纳五险一金;还可以设定租房办公的小微企业收到资金后,只能用于付租金。

此类款项形式可以非常灵活多样,企业或个人需要哪方面扶持就在哪方面点对点补贴,相比原来的扶持资金补贴种类有了大幅增加。

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难,此前涉及企业法人的信用数据分散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工商行政管理、税务、海关等不同的征信系统中,一些拥有企业法人数据的部门也未能支持省市一级正在建设的共享征信系统,数字人民币有望打破制度性数据孤岛,为广州每一家企业全面归集这些数据,小微企业从此可以更好地积累信用记录,赋予信用标记,实现信用增值。

第三重

广州有望培育全国金融龙头

广州市金融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广州金融业发展总体定位概括为“三中心、一标杆、一高地”,即打造风险管理中心、面向全球的财富管理中心和国际化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创建数字金融标杆城市;建设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高地。

数字金融标杆城市的提法在2022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得到强调。

打造某个产业的标杆城市,往往需要产业、功能和龙头并重。

从产业角度看,广州金融业堪称城市支柱产业,增加值居全国大城市第四位,近年占全市GDP比重接近9%,金融业还是全市第三大税源产业。

从功能角度看,“三中心”中的风险管理中心排在首位,这正是去年揭牌的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功能。相比北上深均设有证券交易所,没有证券交易所的广州突出“风险管理中心”定位,充分强调了广州金融的功能特点,或为广州和其他一线城市错位发展的方向。

而缺乏金融龙头企业恰是广州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试点正是机会。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中指出,将在数字人民币试点中维护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数字人民币将为不同支付服务机构的创新发展提供公平的准入机会和统一基础设施,促进市场竞争择优。

这意味着新的平台型乃至生态级的金融龙头企业,有望在腾讯和阿里之外产生。

对这种前景,普华永道发布的《中国央行数字人民币的商业启示》解释为数字人民币把人民币发行、流通、储存、投资、跨境流动等环节都变成“数据”,为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甚至物联网来链接和处理这些数据打通了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

此后,广州金融科技企业可以从支付清算入手,逐步进入储蓄、融资、投资、保险、资产交易等领域,渗透大众的经济生活,一跃成为金融独角兽。

事实上,近年来腾讯已通过微信支付和支付中的结清算积累了大量优质企业资源,这些企业与腾讯形成联盟,链接出了不少新的社会功能。

广州金融科技企业如能基于政府、税收、五险一金等发展应用,完成未来2B端的数字支付和数字钱包的基础性转变,其发展前景相当巨大。

目前,广州正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金融科创中心,培育发展数字金融产业体系,广州金融科技企业迎来了更扎实的发展基础。记者苏力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标签: 谋篇布局 中国人民银行

精彩推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