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下一个风口:ESG投资来了
11月16日,由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证券报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汇丰银行独家协办的ESG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暨2021第三期陆家嘴“能源+金融”论坛在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双碳”新赛道的开启,ESG投资正迎来风口。
新赛道上的领跑者:零碳电力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
“碳达峰是一个量变,碳中和可以是质变。从量变走向质变,需要颠覆性、变革性技术作为支撑。”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在上述论坛上表示。
其中,能源行业的转型首当其冲。黄震认为,从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进阶到三次能源,零碳燃料将是未来转型的大方向。电力的脱碳和零碳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之核心、关键之关键。未来的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都可以从零碳电力中获得。
“碳中和引领的不光是能源行业的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新的零碳产业体系,特别重要的是人类将从基于自然禀赋的能源开发利用走向基于技术创新的新能源开发利用。谁在零碳技术创新占据领先,谁就是新赛道上的领跑者。”黄震说。
黄震补充说,面向碳中和的能源变革,绝不仅是一个能源问题,一个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问题。能源变革路径需要基于技术、管理、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等多层面进行科学设计与决策。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论坛上呼吁,中国需要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要未来。他建议中国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与丹麦、荷兰、印度等国家的合作。
周汉民建议,在产业结构方面持续强而有力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些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能,高排放低效率的产业都有必要进行“壮士断腕”式的结构调整和重大改革,在全力推动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同时,又要推进一带一路的绿色和清洁理念的落实。同时,建议重点聚焦汽车和建筑两大领域的降碳努力和绿色转型,加快改革创新步伐。这是中国近期内可以有效达到减排目标的两大主要领域。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在论坛上表示,在“双碳”战略下,中国能源市场在消费、供给、体制、技术四大领域都将迎来新的变革。当前,市场急需通过技术变革发展新能源,同时加强市场化机制和国际能源合作。以液化天然气(LNG)为代表的绿色低碳能源日益成为主体能源。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据预测,到“十四五”末,中国进口LNG有望超过8000万吨。
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王震在论坛上表示,“碳中和”愿景将重塑能源行业发展。未来,能源行业发展将呈现四大特征:一是能源基础设施将加速升级,能源系统需要尽快适应新能源随机性强、波动性大的特点。二是能源技术体系将加快创新,数字化、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能源行业将迅猛发展。三是传统能源将高质量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化工产品向高端化、高质化升级。四是新一轮材料革命将提速,能源转型将催生新一代材料革命,循环经济与高端材料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全球ESG投资盛行
中国正在“弯道超车”
在业内看来,中国“双碳”目标是经济社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正在成为社会转型的巨大动力。
黄震认为,“双碳”将引发数百万亿投资与产业机遇,一批新技术、新行业、新商业模式行将诞生。同时,一些传统行业如不变革,不去追求技术进步,那一定会被颠覆、被消亡。
“其中,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而能源的本质属性在于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就是‘双碳’问题的核心。”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说。
放眼全球市场,在ESG理念下,可持续投资已风生水起。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广义ESG投资资产规模已达到45万亿美元,2020年末全球ESG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1万亿美元。
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发布的《2020年全球可持续投资年报》显示,在其调查的五个主要市场(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中,可持续投资总体规模达到35.3万亿美元,在过去4年间(2016年至2020年)增加了55%之多。
王云峰表示,ESG正在成为全球投资主流,中国ESG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是速度很快,甚至做到了“弯道超车”。
据悉,汇丰在近期对海外2000多家外商企业“看中国”的调研中发现,90%的受访企业对于中国企业将来在ESG领域可能产生的投资机会充满信心。
汇丰中国副行长(候任)兼工商金融总监马健表示,“双碳”目标对金融业提岀了更高要求,金融支持零碳转型的重要性也因此日益突出。据央行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每年需投入2.2万亿元;2030年至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这意味着,未来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同时,绿色投资快速增长也为金融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多方发力碳中和
全国碳市场呼唤机构投资者
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从企业、政府到市场各方主体,都在全面发力。
其中,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作为国家通过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自7月16日上线以来,已取得了巨大成功。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昨日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截至2021年11月16日,全国碳市场共运行80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703万吨,累计成交金额11.93亿元。我国碳配额现货交易量是同期欧盟碳市场的4倍,韩国市场的18倍,位于全球主要碳市场首位。
为更好地发挥碳市场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支撑作用,周小全呼吁,期待与广大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碳交易金融化,创新碳金融产品,发展碳金融市场。通过各方携手共进、合力推动,为中国如期实现“双碳”承诺贡献力量。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蒋玮在论坛上表示,“十四五”时期,上海将深入贯彻中央要求,在碳达峰、碳中和上加大力度、积极作为,统筹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和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期关系,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实现“上海引领”和“上海担当”。
在论坛上,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与上海市能效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搭建碳核查、碳咨询供需对接平台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石油天然气领域企业节能环保降碳,实现产业绿色和高质量发展。同时,双方还将共同合作,研究自愿碳交易市场机制,为出口型制造企业和贸易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需求探索创新服务模式。
叶国标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作为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将依托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区位、政策和创新优势,努力打造一个真正国际化、数字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能源交易平台,实现国内国际汇合、线上线下融合、现货和衍生品结合、金融和能源联合,把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发展深度融入到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中心的国家战略中,深度融入到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服务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国家战略中。
作为企业代表,申能集团副总裁、东方证券党委书记宋雪枫在论坛上表示,申能集团积极推动绿色能源转型,聚焦基础设施、“卡脖子”项目以及应用场景等三大领域推进氢能市场布局。
宋雪枫表示,基础设施布局方面,申能正在上海金山、奉贤化工区同步开展“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氢源保障基地”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绿色氢源供应项目,为上海市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应用发挥氢源保障作用。同时,申能积极推动上海市加氢站规划布点和建设,支持并参与上海市加氢站选址规划编制,在上海市初步规划的70座加氢站中,申能有约17座。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精彩推送
- “双碳”下一个风口:ESG投资来了
- 中国已经在非洲设立超过3500家各类企业
- 推动高定产业 上海打造高级定制服务平台
- 覆盖线上线下的广州政务服务 背后藏着“大智慧”
- 国常会: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利用专项再贷款
- 瑞银信荣膺“2021卓越竞争力社会责任金融机构”
- @深圳市民:未来个人节能减碳可换取奖励 还有望申请碳信用卡
- 曾经踩踏丹霞地貌的旅游博主 配不配当地方旅游大使?
- 致同咨询武建勇:积极顺应新消费观的企业易获资本青睐
- 这些参会者为何对新疆念念不忘?
- 走进广州开发区 探寻中小企业办大事的“密码”
-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2年优抚对象补助经费预算
- 农业农村部:引导平台企业、物流等各类主体到乡村布局 完善农村商贸服务体系
- 打造“粤企”系列国资国企信息化服务平台 赋能智慧监管和数字化转型
- 国货蜂花“哭穷”冲上热搜!网友下单支持、一天卖出一个月的量
- 央行:推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管理与服务规范化透明化
- 天津市基本完成校外培训广告治理
- 合众人寿荣膺“卓越竞争力寿险公司”
- 缓税政策减轻广东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 江西:“十四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将达95.5%以上
- 曹妃甸:人才兴区强内力
- 央行开展500亿元逆回购操作
- 银保监会发布提示: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不法行为侵害
- 深圳多区举办招商大会 促成多个项目签约落地
- 紫金农商银行迎新董事长 年内已有多家上市中小银行高管变动
- 2022年起 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将获中央财政奖补
- 扬中税务:主动服务让税费缓缴政策“应享尽享”
- 中信建投:未来动力电池需求带动硫酸锰消费持续增长 硫酸锰有望进入景气周期
- 城市发展的“看点” 不仅仅体现在GDP排名里
- 十八大后首个生态省试点 湖北交出7年试点成绩单: 2025年 基本建成“生态省”
- 领投第三代计算机图形引擎 高瓴持续开发元宇宙
- 新加坡10月份非石油国内出口同比增长17.9%
- 看成都如何用一张“调度图”打造城市大脑 赋能城市治理
- 高瓴与无锡组建50亿专项基金:重点投资生物科技、硬科技等
- 银保监会:支持合规审慎、评级较好的公司开展基础设施基金投资业务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今日开工 8大片区首次公布
- 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
- 研发费用税惠升级添“活水” 惠州制造企业创新发展“解渴”
- 深圳车险综改一年:车主受益 险企盈利空间承压
- 总市值第一!广东军团如何搭北交所快车C位出道?
- 五大“新餐饮”逐渐成为主流 业内人士:盲目跟风未必有回报
- 高铁上卖奶茶 会成为一门好生意吗?
- 婴幼儿“羊奶粉”管控升级:只认全羊成分 行业整合提速
- 涉房融资回暖 国字号房企一周发债额已超10月全月
- 国家发改委:坚决制止“两高”项目盲目上马 完善能耗双控政策
- 互联互通又进一步 微信小程序支付自助开通云闪付功能上线
- 消息人士确认:海信拟出资近10亿美元收购西门子智能交通系统业务
- 民生证券:“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落地 全面看多整体通信板块
- 兴业证券发布首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宣布于2022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
- 低碳发展加速提升电炉钢比例
- 上海将对密室剧本杀实施备案管理
- 定增配股发债齐上阵 商业银行“补血”工具多样化
- 沈南鹏转向?2021年红杉中国卖出了这些 在这些赛道大出手
- 商务部:今年1一9月中非贸易额1852亿美元 达历史同期最高
-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
- 医博肛泰正规医院吗,为杭州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 实地调研北京楼市:“花式”促销 房企年底冲刺业绩“押宝”刚需
- 机械设备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短期业绩承压
- 华泰证券:化工新材料提供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引擎
- 华泰证券:农药制剂和原药企业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 国家发改委再发声:今冬明春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有保障
-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发布 勾画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蓝图
- 商业银行前三季度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
- 银保监会提醒消费者需防范“代理退保”等风险
- 集中式电站项目被勒紧分布式“光伏+”电站或成主流
- 家电行业W45周度点评:双十一家电零售表现靓丽 家电板块悲观预期见底
- 工信部摸底调研 工业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将出
- 青海西宁停止寄递国内32个中高风险地区邮快件
-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发表施政报告 凝心聚力共创新局
- 11月份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速度为何低于预期
- 工信部: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 发改委:将全面整治虚拟货币“挖矿”行为
- 因系统切换 宁夏各项医保业务11月21日起暂停办理
- 明年春节前全部办结!陕西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 多地暂停“有序用电”:供应链回归正轨 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
- 广州市数字经济协会有望年内成立 将推动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创新
- 三季度银行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出炉:商业银行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增11.5% 不良贷款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 晚间资讯|我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试点范围
- 11月16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 银保监会: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 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银保监会提示防范“代理退保”等风险
- 2021年10月社零数据跟踪点评:10月社零同比+4.9% 化妆品、珠宝增速较快
- “双减”两个月 谁还在上网课?
-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与上海市能效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石油天然气领域企业实现碳减排
- 北京61家企业未落实防疫责任被通报 涉肯德基、全聚德等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第三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
- 银保监会: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 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 到2023年湖南进出口总额突破7000亿元 惠及机械商贸等多领域
- 工信部回应证券时报记者:提升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
- 佛山南海区与恒健控股战略合作 首个落地项目聚焦乡村振兴
- 中央网信办:知乎、豆瓣等知识问答平台要健全平台内容安全管理制度
- 三部门:自2022年起组织实施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
- 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奖补政策升级
- 银保监会: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39.4万亿元
- 华能沁北电厂:“党建领航”做好能源保供工作
- 新时代证券股权转让之际 又被处罚1500万元 这是怎么一回事?
- 专访英联食品大中华区总经理苏志杰:食品行业拆解配方很快 品牌渗透很慢
- 英联食品大中华区总经理苏志杰:阿华田走出业绩低谷离不开好的合作伙伴
- “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愿景 该着手准备6G了!
- TCL华星全球首发多款屏显科技新品 构建多元化屏显技术生态
- 广州二手房参考价实施两月 需求回落更多业主愿意降价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