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剧透”:今年重组整合三大领域 将研究组建“新央企”
中央企业效益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
1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2.4万亿元,净利润1.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3%和29.8%,两年平均增速分别14.5%和15.3%。年初制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负债率目标也得到了全面完成。
“2021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净利润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彭华岗如是说。
今年目标任务“两增一控三提高”
谈及去年中央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彭华岗认为,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首先,规模效益大幅增长,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
其次,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去年中央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是6.8%,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69.4万元,同比增长17.5%;百元营业收入支付的成本费用是94元,同比下降0.9元;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年末资产负债率是64.9%。
再者,研发投入与投资亦稳步增长。数据显示,去年中央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约9045.9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房地产投资)3.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1%。
最后,央企更是自觉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如去年中央企业的煤炭产量首次突破了10亿吨,全年发电量达到了4.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10.2%。另外,税收贡献也大幅度提高,去年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2.4万亿元,同比增长20%。
可以说,去年,我国经济总体不仅延续了恢复发展态势,且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而随着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于中央企业而言,如何落实“稳”的要求无疑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基于此,国资委提出,2022年针对央企的目标任务主要在于“两增一控三提高”。“两增”就是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速;“一控”就是资产负债率要控制在65%以内;“三提高”就是营业收入利润率要再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再提高5%、研发经费投入要进一步提高。
在彭华岗看来,对于中央企业来讲,“稳”字当头,首先就是要实现自身的稳增长。做到“两稳”,既是落实“稳”的要求,也是体现“进”的贡献。“一控三提高”既有利于更好保障“两增”,又有利于更好提高“两增”成色,确保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
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把稳增长、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跨周期调节工作的要求,及早制定有利于稳增长的措施。二是坚持以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活发展动力。对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突出补短板、强弱项。三是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四是坚持强实业兴产业、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初级产品特别是初级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科学推进“双碳”工作,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五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央企业政治优势。
混改、重组深入推进
事实上,不只是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去年包括混改、央企重组整合等改革细分事项,亦取得不俗的进展。
如在混改方面,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实施混改的项目超过890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3800亿元。中央企业在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开展合资合作的同时,也从加强产业链合作、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出发,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对民营企业的参股投资。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提高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混改企业坚持以混促改,以深度转换经济机制为重点,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化选人用人、中长期激励、全员绩效考核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彭华岗说。但他同时指出,混改不是国企改革的全部,也不是国企改革的唯一方式,不能把混改视为国企改革的“灵丹妙药”,不是一混就灵,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混改。
对此,彭华岗强调,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坚持“三因三宜三不”的原则,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分类、分层推进,根据企业功能定位,对推进混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宜改则改,务求改革实效,避免盲目性,避免一混了之。
而纵观去年央企间重组整合,更是有应接不暇之感。
具体来看,除“两化”重组,鞍钢重组本钢、宝武重组太钢、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外,去年还组建成立了中国星网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稀土集团。
另据彭华岗透露,国家管网集团较为复杂的资产重组也已于去年完成。此外,还包括天翼云公司的股权合作,煤炭资产管理平台的转隶等一系列重大重组项目。
“去年央企重组整合可以说是突出的一年。因为重组整合项目之多、力度之大、规模之新、效果之好,是前所未有的。”彭华岗称,今年,国资委将把落实《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意见》有关要求和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结合起来,以市场化为原则,依法合规、积极稳妥指导央企做好重组工作。
彭华岗进一步表示,其一,要注重做好总体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对相关行业、企业的系统性研究,围绕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资源分散的行业和领域,统筹规划重组整合的总体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稳步推进。其二,扎实推进中央企业重组组建和专业化整合。在战略性重组方面,将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重组整合,在相关领域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在专业化整合方面,将以业务做强做精为目标,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积极推动粮食储备加工、港口码头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切实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三,指导督促重组企业加快整合融合。推动企业深入推进业务、资产、文化等融合整合,加快实现重组协同效益,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持续优化股权结构
为打好、打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证券日报》记者从1月18日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推进会现场了解到,在国资委锁定的重点改革任务,特别是因企因地因业分类改革中,曾明确提到,要推进更多国有持股超过50%的上市公司引进积极股东持股5%以上。
数据显示,2021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持续优化。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分别有13户和25户新引入了持股比例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
谈及这项属于鼓励倡导、非企业必选的改革内容,彭华岗解释道,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东持股比例通常较高,除了中央企业的持股以外,其他都以公众股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条件可以引入一些战略投资者,使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仅仅有国有大股东、公众股,还有其他能够参与公司治理的股东进入,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市场化机制。再者,如果上市公司引入积极股东,也是为上市公司赋能,即通过发挥各方面的协同作用,促进上市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
彭华岗同时强调,“推进更多国有持股超过50%的上市公司引进积极股东持股5%以上”这一项改革内容,既要看央企股权结构是否存在释放资本的空间,同时也要看企业的参与意愿。而且,引入积极股东要真正能实现为上市公司赋能,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总的来说,要按照市场化和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则予以推进,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绝不搞运动式的,也不搞“拉郎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之声)
精彩推送
- 国资委“剧透”:今年重组整合三大领域 将研究组建“新央企”
- 又一地放宽公积金贷款!取消“认房又认贷” 房贷政策松动路径渐明
- 明早9:15见!LPR迎两项调整:发布时间提前 报价行“两进两出” LPR有望再“降息”
- 单边代理推行两月 深圳房产中介“合作”意愿不高
- 中央网信办辟谣:网传“出台《互联网企业上市及投融资操作规范》”属不实信息
-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召开2022年招商引资和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工作第一次例会 要强招商、抓项目和稳投资
- 深圳、上海、成都等多地发力地方性征信平台建设 “政府+市场”模式将补齐哪些短板
- 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推选主席团常务主席 表决通过大会日程等
- “新经济”浪潮引爆资产类投资:一线城市商办市场回暖 区域分化
- 违规批贷40亿自己获利1亿!孙德顺案重重迷雾拨开
- 欧冠升:新经济公司融资占比逐年攀升 香港已成为亚洲最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 央行:涉奥主体账户、数字人民币等支付服务筹备工作均已就绪
- 创历史最好水平!去年央企实现营收36.3万亿元
- 【金融街发布】央行:将LPR发布时间由每月20日上午9:30调整为9:15
-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 央企重组、混改、稳增长怎么做?国资委划重点
- 天津:2021年GDP为15695.05亿元 同比增长6.6%
- 2021年天津市CPI同比上涨1.3% PPI同比上涨10.9%
- 超90%惠民保可带病投保 “沪惠保”上线首年参保人数破纪录
- 每经19点|央行:LPR发布时间调整为每月20日上午9:15
- 勾画美丽中国“交通工笔画” “十四五”将建一批重大“铁公机”项目
- 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 高铁网将基本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
- 欧易品牌升级为欧易OKX,元宇宙寻宝活动开启
- 发改委等九部门:严厉打击平台企业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
- 发改委等九部门:加强平台企业税收监管 强化对平台押金、预付费、保证金等费用的管理和监督
- 广州成为继京沪后第三座“双万亿”之城
- 京东(佛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投用 南海数字经济再添新引擎
- 上海企业累计享受环保税减免2.7亿元 绿色税制效应积极显现
- 科创板年报将增强对“特殊企业”信息披露的针对性
- 国家能源局:中国愿继续加强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和其他成员国交流合作
- 2021年山东经济“成绩单”出炉 生产总值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
- 央行:将LPR发布时间由每月20日上午9:30调整为9:15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修订印发最新版继续教育制度 完成难度或将变大
- 汇泰龙全屋五金一站式解决方案,共筑美好生活!
- 2021年四川实现全省地区生产总值P53850.79亿元 同比增长8.2%
- 上市即高光 韩束会重蹈完美日记们的覆辙吗?
- 吾悦广场落子太原 身处核心传统商圈如何打造新风采?
- 叠加禁止“大拆大建”令颁布 一场“国进民退”的戏码正在上演
- 喜茶降价后奈雪也推出9元饮品 茶饮界新一轮的“内卷”已经到来
- 2021餐饮大事件盘点:餐饮业遭遇三次涨价潮 有人风光上市有人黯然离场
- 海南11个自贸港重点园区实现营业收入翻番
- 2021四川经济报| 外贸进出口总额9513.6亿元 同比增长17.6%
- 2021年海南省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非房地产项目占全省比重达三分之一
- 广东首场“委员通道”聚焦免税经济、科技产业协同、绿色煤电 筹谋高质量开局
- 广东“放水养鱼”:2021年预计新增减税降费超800亿 新增涉税企业同比增长22%
- 2022年陕西省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确定:GDP增长6%左右
- 养老服务时间币来了!北京:存1万个“时间币”可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 发改委: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勾画好美丽中国“交通工笔画”
- 补贴退坡 部分新能源汽车涨价
- 交通运输部:预计2021年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约3.58万亿元 同比增长3.1%
- 重庆渝北力争2026年全区经济总量达到3200亿元
- 重庆五方面入手助力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
- 中石油玉门油田82年来首次产出天然气
- 就在明天!这一事关房贷的利率 要下调了?
- 金融政策如何发力?当前贷款需求如何?央行负责人回应金融热点重点目标是稳 政策要求是发力
- 勾画“交通工笔画”“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突破
- 资生堂打包出售旗下两大品牌?部分子品牌并没有真正叫好叫座的能力
- 拉夏贝尔所持上海微乐服饰100%股权遭冻结
- “人口红利”减少新消费趋势该如何应对? “三孩效应”逐渐显现仍有“红利”
- 煜盛文化与央视动漫达成战略合作 拟对国漫IP进行全面线下开发
- 三只松鼠从流量时代退场 困在比营销更大的局里
- 深圳领展中心城完成资产提升工程 获得三项绿色建筑认证资格耗资3.5亿港元
- 各地倡导就地过年引发餐饮业波动 预制菜概念异军突起成为各大商超关注重点
- 新式茶饮喜茶降悄然价进入10元时代 获得更大的市场容量和市场空间
- 年赚2亿的小黄鸭上市 后浪凶猛小黄鸭能扛住吗?
- 2021年国民经济持续恢复 发展预期目标较好完成
- 2021年大宗交易风险偏好更保守 交易总额超775.9亿元还“香”吗?
- 盘点2021郑州商业大事件 零售商业仍在逆流而上奋力前行
- 餐饮品牌跨界卖火锅 内卷的火锅赛道还能讲出新故事吗?
- 平安证券: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发布 关注一体化融合发展
- 湖北省新增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国务院发布重磅规划五处提及青岛!将增强青岛等枢纽城市的国际门户作用
- 出纳→总行行长→贪腐典型 中信银行原行长:再怎么悔恨也没有后悔药
- 天津印发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促进全面绿色转型
-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如何保证降价不降质
- 国家铁路局:“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建设
- 透视2021年保险业股权拍卖:股权估值回归理性 股东资质审查趋严
- 江苏省2022年将完成1809亿元交通建设投资 加快建设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
- 传奇遇见元宇宙,生生不息的力量
- 就地过年|相中周边酒店 盯上年夜饭预订 旅游机构出招深挖本地客群“过年”
- 北海市下调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
- 庄浪县补链强链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上海出台24条政策措施“稳投资” 今年计划完成重大建设项目投资2000亿元以上
- 传奇遇见元宇宙 生生不息的力量
- 淘宝发布2022年直播激励计划 支持中腰部及新达人成长
- 茅台杀入千元级白酒市场 千元级市场竞争加剧
- 河南省拟推动中原银行、郑州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
- 上海地区2021年证券交易额突破283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 天津市印发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促进全面绿色转型
- 业委会不能有权力无监督
- 株洲 为何要“追星”民营企业?
- 田心路改造工程中车株机北门段 即将完工
- 1月19日盘前重要产业新闻
- 中药创新药专题:政策东风已至 中药创新药扬帆起航
- 12月食品饮料行业社零数据点评:多地疫情影响 12月社零增速环比下降
- 纺织服装行业快报:2021年社零总额同比+12.5% 12月消费市场延续低位运行
- 电气设备行业月报:硅料价格反弹刺激光伏需求 海风招标有望进入新周期
- 传媒行业周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布 继续把握传媒互联元宇宙低估值机会
- 中车株洲所“新能源+产业合作”帮扶泸溪
- 长沙去年利用外资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 港交所首单SPAC落地!这两大业务迎来大机会 港股券商普涨相迎 哪些投行有望获益?